首页 文案列表 专题片解说词 人物专题片 文学赤子——王仲生(专题片解说词脚本)

文学赤子——王仲生(专题片解说词脚本)

文案配音员:博渊
人物专题片 454 分享


    旁白:在陕西文学评论界不得不提起的一个人,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人,在文理学子口碑相传的一个人,他,就是王仲生。

画面:秦兵马俑——唐大雁塔——明城墙——钟楼——我校书院校区——高新校区大门——王仲生个人照片(柏雨果摄影)

切出名称:文学赤子——王仲生(钟明善题写)

                  一


旁白:2016年,农历申猴,王仲生八十寿辰。春节前夕,西安文理学院校长徐可为教授特地到家慰问。

画面:王仲生在家读书、思考、徐校长来访座谈。

徐可为校长在校南门或者办公室的采访画面同期声:文理学院发展中有像王仲生教授这样一批德高望重的师长,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广受尊重和爱戴,这是文理的财富,也是文理精神的生动写照。

旁白:这个被陈忠实称之为老师、学生们称之为先生的王仲生,温厚儒雅,憨笑可掬、纯真淡然。而这一切,也许和他的身世、经历和学养密不可分。

画面:王仲生和陈忠实的合影、王仲生童年、青年、壮年、老年的典型照片切换闪现。

旁白:1936年7月,浙江兰溪一个书香之家,诞生了第二个男孩子。祖父王化民,秀才、私塾先生;父亲王硕如,曾历任中正大学、国立湖南师范、华中师院、西北师院教授。

    著名历史学家霍姆斯.鲍曼,曾将20世纪概括为“革命与战争”的世纪,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江西泰和——湖南衡山——湖北武汉——甘肃兰州的辗转求学,也许为他以后的文学评论和艺术人生奠定了独特的视觉和养料。

画面:父亲王硕如照片,抗战、解放的典型截图,王仲生童年少年照片和以上地点的历史截图。

80岁的王仲生回忆人生的采访特写和同期画面(1分钟以内)



旁白:世人熟知他的是文艺评论,阅读、思考、写作、讲课便是他主要的活动载体。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王仲生先后以《鲁迅作品试析》(1981年陕西人民出版社)、《东方文化和贾平凹的意象世界》(1993年)、《<白鹿原>民族史诗的叩问与构筑》(1993年)和《从自觉走向成熟——当代作家文学观发展轨迹》等著说蜚声文学论坛,并成为促就“陕军东征”的“笔耕组”的重要成员,指导评论了“陈忠实、贾平凹”等重要作家的作品。

其中《邓小平文艺思想研究》(1992年)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获1996年陕西高校人文社科成果一等奖、第五届陕西省人民政府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11年,76岁的王仲生获得了陕西省评论家协会“文艺评论特别成就奖”。

画面:选取以上主要作品的书刊、证书、陕军东征的影像资料、笔耕组的照片和特别成就奖的照片。

采访文学评论界:肖云如、李星、韩鲁华

采访著名作家:陈忠实、贾平凹、冯积岐

总结:(可采用旁白,也可以是某个评论家的话)王仲生的文学评论,不为时潮左右,不被金钱诱惑,不被名望绑架,重视作家的创作体验、评论家的阅读感悟和美学追求,在文学史的纵向和民族文学的时代横向纵横驰骋,不走极端,不唯学派,处处彰者批评者的立场与情怀。

追求本真,重视阅读,敦厚谦和又雷霆万钧,使得王仲生成为茅盾文学奖等重大奖项的评委,也成为作家和文学青年的良师益友。如今,这位曾任西安市作协副主席、省作协理事、西安市劳动模范、突出贡献专家、现为文史馆馆员、省作协、评论家协会名誉顾问的“80后”,依然活跃在文坛、讲坛和文学艺术活动中

(画面,王仲生和作家的合影、参与评奖的矛盾文学作品、电视评论、相关讲座等图片、影像)

 

                       二

旁白:1982年,47岁的王仲生,在从事15年中学语文教学后,调入西安师专(西安文理学院的前身之一),先后承担《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当代作家论》等课程。

画面:王老师在文理高新南门、长安历史文化中心、唐都学刊编辑部、校影视中心、图书馆、镜湖的画面、特写。

采访:王宝成、康震、高亚平、王向力等学生

旁白:激情恣意,文采斐然,剥削睿智,奔放潇洒,大有律师、演员和演说家的风采气度。与其说王仲生是在讲课,不如说他是在启迪学生心智,与学生借文学艺术进行心灵的对话、人生的交流。于教学中张扬自己的主体精神、人生思考和对学生、对艺术的深爱。



1995年,受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之邀,与陈忠实赴美,先后在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波士顿华人文化中心和加拿大华人文化中心讲学,媒体盛赞。1996年,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主任孙康宜回访,1997年旅美作家张凤回访,2004年,促成旅美作家陈瑞林做客“文理大讲堂”

画面:美国邀请函、讲学照片、相关媒体报道、三位美籍华人的回访活动照片。

《唐都学刊》,一个外人了解文理学院的重要窗口。自1987年起,王仲生担任《唐都学刊》编辑部主任、主编至2005年。由于立足汉唐、定位明晰、办刊思路明确,在全国乃至海外学报学刊和学界都享有声誉,王先生担任了全国人文社科学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获得了全国高校学报优秀主编的殊荣。

画面:《唐都学刊》不同时期的刊物、重要作品,王先生的获奖证书。

采访:王银娥、梁瑜侠

2001年至2007年,王仲生被聘为学校教学督导,参与了本科教学评估、青年教师培养、教学评优等,见证了学校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研究生联合培养的一步步的发展壮大,王先生先后参与了西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研究生论文答辩和硕士培养等工作。

画面:回望50年教书育人生涯,王仲生的采访感言(40秒)

                         三


画面:王仲生夫妇在家中包饺子、吃饭。

旁白:2016年时王仲生、李芳霞金婚纪念,50载携手,走过了20和21 世纪的世事变迁,时光在雕刻他们的容颜,也雕刻着王仲生的个性与人格,那便是像饺子般“包容、多彩、纯真”。所以王先生家里永远都有全国各地的文学作者、青年朋友在谈论、讨论、争论着文学艺术和人生世相。

画面:王老师家中的文学沙龙。

采访:沈奇、吕刚、魏奇、雷鸣

旁白:每天坚持读书、思考和写作不中断,活到老学到老,与蓬勃发展的中国和世界同步,与年轻人同步,与知识的更新同步,使王仲生总是青春洋溢、激情四射,微笑进取,是个典型的“80后”。

采访王仲生的夫人、女儿、外孙(视频)

加拿大友人洪自信。


旁白:岁月给了王仲生磨砺,也给了他智慧、大度和超然;文学艺术给了他梦想,也给他激情、感悟和遗憾。

画面:夕阳下的城墙、晨曦中的关中书院,王老师漫步、仰望天空的深思特写

王仲生老师同期声:我的一生,看到了一些风景,体悟了一些人生,但是还有更多未看到的风景。我想在我的余生,有几个同行者,一起看更多的风景,写出一部有自己文学观和批评思想的当代文学史。

————结束

免责声明: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

为您的创意找到最好的声音

平台累计配音,超40,050,000 分钟

  • 品质保证
    15年专注网络配音行业 500+国内外专业配音员
  • 多种配音
    中文多场景配音 提供小语种配音
  • 公司化运作
    提供正规发票 签订服务合同
  • 双重备案
    工信部公安双重备案 取得文化经营许可证
  • 7*14全天候服务
    公司实现轮流值班 9:00-21:00都有客服
更多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