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案列表 专题片解说词 景区专题片 【电视散文专题片解说词文案】凤翔探秘

【电视散文专题片解说词文案】凤翔探秘

文案配音员:佩青
景区专题片 498 分享

凤翔探秘



【电视散文专题片解说词文案】凤翔探秘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本片通过回望我国周秦王朝发祥之地、嬴秦创霸之区、华夏九州之一的凤翔城,探索我国古老历史文化沿革,以期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

        凤翔即秦故都雍城,位于关中盆地西部,宝鸡市东北。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善于吹笛,引来善于吹簘的华山隐士簘史,知音相遇,终成眷属,后乘凤凰飞翔而去。唐肃宗二年,取“凤凰鸣于岐,而翔于雍”之意更名凤翔。杜甫当年“麻鞋见天子”、苏轼初仕凤翔作《喜雨亭记》的地方。

        春雪清洗了关中雾霾,天地澄明。

        我们乘车出连霍上宝汉向右一拐,就见一只抽象的红色凤凰展翅高翔。凭直觉这就是凤翔县城的地标,目的地到了。

        原计划雍城是我“蜀道寻访”的第一站,后来改变计划先赴韩城,今天来到宝鸡,还是决定先到凤翔,以丰富对先秦文化的感知。在外宣办引领下,参观秦公一号大墓遗址。

        巨大的墓室、惨烈的人殉、高规格葬制,一个个数字震得我们发懵。

【电视散文专题片解说词文案】凤翔探秘

        大墓主人是秦景公嬴石,秦国第13代国君,春秋五霸秦穆公的四世孙,秦始皇第十四代先祖。景公“联楚攻晋”把黄河以西尽收囊中,把晋国军队赶过黄河。在位40年,是雍城执政时间最长的秦君,比秦穆公在位时间还多一年。

        中字形墓室看上去像一条幽深的峡谷,真有“临其穴,惴惴其栗”之感。总面积达五千多平方米。比河南安阳商代国王陵大10倍,比湖南马王堆一号大墓大20倍。

        可以想见景公时期的国力是多么强盛。

        大墓呈东西向,墓主头朝西,脚朝东。外宣办主任范宝军说,从陇西到关中,所有发掘的秦墓都是这个朝向.....仿佛一个暗语。

        秦本东夷部族,商末周初因参与叛乱被迁往西陲,且废姓绝祀。古代“废姓绝祀”对一个部族来讲是致命的打击。

        据《史记》载,周孝王时,非子一族因养马有功被封为“附庸”,“使复续赢氏祀,号曰秦赢”。也就是说,秦之所以称为“秦”,自非子开始,所以非子被公认为秦一世祖;周宣王时秦征服西戎,被授“西垂大夫”;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赐歧西之地,受封诸侯国。自此,秦国日渐强盛。强大起来的秦人有一个世代不灭的梦想:东迁回归华夏!

【电视散文专题片解说词文案】凤翔探秘

        如果说秦的墓葬特点暗喻了秦人的梦想——东归,那么秦国都城的不断东迁,就是承载东归梦想的一个明喻。

        强大起来的秦人不断东略,秦的都城也不断东迁,越过陇山,从汧河到汧渭之会,再到渭河岸边八百里秦川,直至秦孝公12年(前350年)定都关中腹地咸阳,史称“九都八迁”。表面上看,东迁是不断选择地利,地形越来越开阔,土地越来越肥沃,交通越来越发达,每一个王朝可能都会这么做,但秦人不一样。

        这只能说,东迁的地利暗合了秦人的初心。这一最初梦想随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浩浩荡荡巡幸山东半岛,并把驰道修到山东沿海而得以最终实现。

        雍城是秦东进路上“九都八迁”的第六个都城,且定都时间最长,第一任国君为秦德公,最后一任秦献公,前677年至前383年,历时294年。秦33代国君,19位国君定都雍城,筑城垣,建宫殿,立宗庙。秦始皇13岁即王位,22岁从咸阳回到雍城斋戒,举行成人加冕仪式后,才开始亲理朝政,可见雍城在秦都里程碑中的重要地位。

秦德公迁至雍城后,立志“饮马于(黄)河”,三百年稳定都城,平稳发展,至秦穆公时,强大的农业基础使秦国脱颖而出。颇具远见卓识的穆公非常懂得以退为进的迂回策略,他暂时放弃东进,调转枪头攻伐西戎,“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成为西方霸主,进而跻身春秋五霸。

【电视散文专题片解说词文案】凤翔探秘


        但穆公并未忘记历代先祖的东进梦想,几番以德报怨、恩威并施地与晋国建立、重修、巩固秦晋之好,他的贤德大度让秦国顺利挤进中原诸侯朋友圈。从穆公到景公,又历120多年发展,秦国GDP日渐高涨,终于实现饮马黄河的理想。

        大家所见的景公之墓的发掘,历时长达10年之久。可谓轰动世界,被海内外称为考古史上石破天惊的大事件。因为它独霸了我国考古史上的五个之最:一是中国迄今发掘最大的先秦墓葬;二是殉人186具是中国自西周以来发现殉人最多的墓葬;三是椁具“黄肠题凑”是中国迄今发掘周、秦时代最高等级葬具;四是椁室木碑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实物;五是墓中石磬是中国发现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

        石磬上180多个籀文文字尤为珍贵,记录了景公即位的庆典盛况。考古学家依据“天子郾喜,龚桓是嗣”推断墓主人为秦景公;依据“高阳有灵,四方以鼐”证明了秦人乃华夏族裔。

        大墓虽历遭247次严重盗扰,但仍出土了3000余件珍贵文物。这些文物再现了秦人高超的工艺水平,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专家们据此否定了“秦国生产力落后”,“秦国奴隶制统治薄弱”的论点,让世界重新认识秦国历史。

        随着这些陈列介绍,我的思维沿着秦人的迁徙发展路线,光速般从东到西,又从西到东绕回雍城。

        先秦人民在雍城创造出的这些灿烂文化,与秦朝诸君在主观上不忘初心,奋发有为、励精图治的政治建树分不开。显然,雍城19位国君的苦心经营,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雄厚的物质、精神、政治基础。

【电视散文专题片解说词文案】凤翔探秘

        在尚未腐坏的黄肠题凑实物柜前,想起这几天让人窒息的雾霾和干枯的河流,我似乎看到远古关中平原上那茂密而粗壮的森林,为了帝王们的生与死,他们不得不一株株、一批批、一片片前赴后继地倒下。

        进入“黄肠题凑”复原地宫,前朝后寝,事死如生,我们看到秦君在另一个世界也极尽奢华,而索马里栋说他一下子感受了盗墓小说中描写的氛围。

        秦君为了满足视死如生的理念,在雍城建立了庞大的地下宫殿群,景公大墓不过是宫殿群的九牛一毛。

黄肠题凑葬制在当时只有周天子才能享用,景公的葬制相当于天子墓葬,公然僭越,足见其雄霸天下的野心。上高中那会儿死记硬背的《过秦论》“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被眼前的这一切彻底颠覆,原来秦早在秦孝公之前的雍城就埋下了“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了。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诗经.秦风《黄鸟》被书写立于墓坑旁。        《黄鸟》只是哀叹秦之良臣子舆氏奄息、仲行、针虎三人在从死之列,而对其他殉葬之人并无哀叹,这是《黄鸟》的历史局限。

    《黄鸟》对惨无人道的人殉控诉得虽然强烈,却不彻底,但在中华文明史上,却是最早睁开的一双批判性眼睛。

        可是,秦国人民的批判精神并未引起统治者的重视。

【电视散文专题片解说词文案】凤翔探秘

    《史记·秦本纪》明确记载了秦国人殉始于武公二十年:“二十年,武公卒,葬雍平阳。初以人从死,从死者六十六人。” 穆公殉葬“从死者百七十七人”,而景公不但没有废除还增加至186人。说是“献公元年,止从死”,实际并未终止,秦始皇死后,秦二世担心工匠泄漏墓中机密,将建造陵墓的工匠也封闭在墓内,被害者“计以万数”,还诏令:“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秦的人殉制不但没有终止,反而愈演愈烈。

        当人民受不了秦的暴政揭竿而起时,“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历经700年强大起来的大秦王朝顷刻间灰飞烟灭!

        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过程总是曲折而艰辛。野蛮的人殉葬制始于殷商,随着奴隶制的崩溃,人殉现象逐渐减少,代之以木俑、陶俑殉葬,兵马俑就是陶俑殉葬达到高峰的见证。在秦的发展史中也曾有杜绝,但却只停留在嘴上和(简)纸上。秦之后的统治者接受教训,汉、唐两朝不再殉葬而是陪葬,即在皇陵附近让皇亲国戚和达官显宦死后陪葬皇陵,这是多么了不起的进步!

【电视散文专题片解说词文案】凤翔探秘

        可宋、明两朝,人殉又因各种原因死灰复燃。直到1464年(天顺八年),英宗下遗诏说:“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后世勿复为。”才最终废止了惨无人道的人殉制度。

        清朝问鼎中原后也曾沿袭“八旗习俗,多以仆妾殉葬”,直至康熙年间,有人提出人殉“非盛世所宜有”,人殉才真正得以终止。

        呜呼!在漫长的人类文明进程之中,要踩实每一个突破性脚印,何其艰难啊!

免责声明: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

为您的创意找到最好的声音

平台累计配音,超40,050,000 分钟

  • 品质保证
    15年专注网络配音行业 500+国内外专业配音员
  • 多种配音
    中文多场景配音 提供小语种配音
  • 公司化运作
    提供正规发票 签订服务合同
  • 双重备案
    工信部公安双重备案 取得文化经营许可证
  • 7*14全天候服务
    公司实现轮流值班 9:00-21:00都有客服
更多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