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案列表 宣传片解说词 旅游宣传片 临城县旅游解说词文案(三十二)

临城县旅游解说词文案(三十二)

文案配音员:语慷
旅游宣传片 375 分享

临城县主要旅游景区景点解说词

崆山白云洞(2)

溶洞入口

洞内光线较暗,湿度较大,台阶湿滑,必须注意安全!看护好老人和小孩。记住:小心头上,注意脚下。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

那边并排的一根根小石柱构成的石栅栏,是最初发现时的洞口。1988年7月,山南头村5位村民在开山采石时,偶然发现了此洞,第一位进洞探险的英雄就是从这里进去的。

第一洞厅:人间

人间洞厅宽敞明亮,南北长约 35米,宽约24米,高约18米,面积约840平方米。洞顶有一条南北向断裂破碎带,这里曾处在地下潜水面以下,含有二氧化碳的地下水,沿着这条破碎带溶蚀并垮落,慢慢形成了这么大的洞厅。地壳抬升,地下水面下降,就露出了洞厅。洞顶含碳酸钙的滴水,发生钙化结晶沉淀,形成众多奇妙的岩溶景观,装饰了洞厅。

溶洞中最多、最常见的景观是石笋和石钟乳。从下往上生长的叫石笋,石笋高度如果超过3米就叫石塔。从洞顶往下生长的叫石钟乳。石钟乳与石笋对应生长,连成一体的叫石柱。洞顶裂隙中的流水,由于二氧化碳释放,产生钙化沉淀,挂在洞顶的就成了石钟乳,滴下来的就成了石笋。这个石笋很像古代打仗用的钢鞭,我们叫它“霸王鞭”。

洞顶那些长短不齐,色泽各异的岩溶景观叫“银针倒挂”,是正在发育的石钟乳。那些像丝瓜瓤一样的毛针状沉淀物,地质学上叫“网状卷曲石”,这在我国其它溶洞中非常罕见,是崆山白云洞的第一绝景。是在毛细水流作用下,形成毛状、针状的沉积,受湿度、气流变化的影响,微小晶体的沉积固结速度各异,导致晶体间孔隙方位的变化,这些毛针状的沉积物无定向卷曲生长,就形成了卷曲石。

这个景观像“白色鹦鹉”,这一簇簇像菜花一样的钙化沉积,我们叫它“石花”。在地质学上,大一点的叫“石疙瘩”,小一点的叫“石珍珠”“石葡萄”,都是按其形状命名的。简单地说,它是由石壁上的凝结水,汇聚成许多线状水流,遇岩面凹凸不平处沉淀而成的。这种石花在洞中很多,随处可见。漫长岁月里,在漆黑的洞穴中,“寂寞开无主”。

第一洞厅中央的这根石柱是溶洞中最大的,它像天安门的华表,高约7.8米,周长约4.3米。据地质学家考证,这样的石柱500年也长不了一毫米。

华表,早在4000多年前的尧舜时代就出现了。最初是朝廷设在宫殿前面用来纳谏的“诽谤木”,其造型是在一根立柱上横着钉一块木牌,人们可以把意见写在上面,让帝王参考采纳;或者敲击出声,让他出宫当面听取意见,以便改进政务。可以说,这是我国信访工作的开始。诽谤木也叫谤木、桓表,因为舜的名字叫重华,又称华表。后来,华表慢慢演变成帝王宫殿或陵寝前的一种装饰物。晋代崔豹的《古今注·问答释义》记载:“尧设诽谤之木,何也?今之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谏也,亦以表识衢路也。”古时“诽谤”一词并不是贬义词。《说文》中曰:“放言曰谤,微言曰诽”,意思是说,公开表达不满叫做谤,私下表达不满叫做诽,含有“进谏”之意。

石柱北面几个小石笋,顶部都有一个小坑。因为含泥质较多,石质松软,洞顶水滴下来,在石笋顶部撞击形成小坑。看起来像古代的“油灯”,我们叫它“万家灯火”。

那个怪石像一条大金鱼,要到湖中游泳,背上还驮着一只金蟾,我们叫它“金蟾戏金鱼”。

这个清澈的小水潭我们叫它“小西湖”,我们就站在湖边“断桥”上。水潭面积约为70平方米。由于池底粘土已把一些裂隙堵塞,故常年有水。湖中这三个小石笋,在形成过程中,由于各个阶段的气候不同,沉淀了一层一层的钙化,外形如塔。虽然超过3米的石笋才可称为石塔,但因为它们在“西湖”中,仿照“三潭印月”,我们叫它“三塔映月”。湖边那些石笋、怪石,不妨就叫它们“保淑塔”“六合塔”吧。那边两个相互依偎的一对石笋,像是许仙和白娘子相会,我们还是不要惊动人家哦!(待续)


免责声明: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

为您的创意找到最好的声音

平台累计配音,超40,050,000 分钟

  • 品质保证
    15年专注网络配音行业 500+国内外专业配音员
  • 多种配音
    中文多场景配音 提供小语种配音
  • 公司化运作
    提供正规发票 签订服务合同
  • 双重备案
    工信部公安双重备案 取得文化经营许可证
  • 7*14全天候服务
    公司实现轮流值班 9:00-21:00都有客服
更多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