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案列表 多媒体课件 景区导游解说词 皇城相府两日游导游词范文(下)

皇城相府两日游导游词范文(下)

文案配音员:智轩
景区导游解说词 364 分享


琴台

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叫做琴台,它是楚国琴师俞伯牙弹琴和创作流传后世的名曲《高山流水》的地方。俞伯牙是春秋时期楚国人,他从小就爱好音乐,曾跟他的老师成连学琴。但是学了三年,都没有太大的长进。成连告诉他,想要学好琴,不仅要在弹琴的技法上下功夫,而且还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感悟。于是俞伯牙便背负行囊,带上古琴,踏上了他的人生旅程。他北渡黄河,东临沧海,游历了名山大川,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 增长了很多见识。在他游历的途中,听说晋国名为师旷的盲人宰相,,是位特别高明的琴师。他不仅精通乐律,而且还可以通过音乐来预测战事的胜败,政权的安危,人事的吉凶。于是他便决定到晋国拜师旷为师。当他走到龟鸵山的时候,这里的景色十分巍峨壮观,雄奇壮丽。他背对巍巍太行山,面向滔滔黄河水,创作的灵感油然而生。于是,他便在此摆琴调弦,隨心所欲地演奏起来。谁知,他弹得太美了,大山都为之动容,松涛都为它伴奏,飞瀑流泉都应着它的节拍,飞禽走兽也停下脚步,聆听着他的琴声。对面山崖上的一位老人听着他的琴声如痴如醉,不知不觉中化做一位石人。这就是千古名曲《高山流水》的创作过程。俞伯牙兴奋至极,便收拾行囊,返回楚国,想用自己的琴声来唤醒那些沉醉于靡靡之音中的官僚权贵者们,可惜的是,楚国那时的政治非常腐败,世风日下,没有人能够听懂他的琴音,也没有人理鲜他的苦心。于是他便到长江边的高山上,独自抚琴对天倾诉,这时,他在山上遇见了一位以砍柴为生的隐士,名为钟子期。他听了俞伯牙的琴音,当他弹到高山时,钟子期曰:巍巍乎若高山,当他弹到流水时,又曰:洋洋乎若江海。于是二人便结为知音,(知音这个词便是从此来的)直到第二年,钟子期过逝。余伯牙痛失知音,自毁古琴,从此不再弹琴。

后来,王莽来此,怀念起古人,心想自己托古改制,原本想以利于民,治理好天下,但是却没有人能够理解他,支持他,反而搞得天下大乱。在此围困刘秀,又被逃脱。一个弹琴的人尚且能够找到一个知音,而我怎么就找不到知音呢?气急败坏之下,他仰天长啸,拔出随身佩带的长剑,狠狠的劈了下去,在这块石头上流下了深深的剑痕。我们把这块石头称为王莽剑劈石。剑也被震下山崖,在崖下化为挺拔尖锐的宝剑峰。

正是,举头望明月,低头弹古琴, 高山流水吟不尽,知音实难觅……

将台

这是王莽当年点将和比武的地方。它的北面地势平坦广阔,可作校场。别看粗旷简陋了点、却正是古代野战的风格。君不见杨贵妃当年冼浴的华清池,荒石垒砌,真无法想象那细皮嫩肉怎受得了,一代风流唐明皇怎潇洒起来的。

(参考:《吊古战場文》浩浩乎!平沙无垠,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尸填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无贵无贱,同为枯骨,可胜言哉!鼓衰兮力尽,矢竭兮弦绝。白刃交兮宝刀折,两军蹙兮生死决。降矣哉,终身夷狄;战矣哉,骨暴沙砾。鸟无声兮山寂寂,夜正长兮风淅淅。魂魄结兮天沉沉,鬼神聚兮云幂幂。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伤心惨目,有如是耶?)

佛光崖

遇到合适的天气,在这里能看到罕见的佛光景观,那时两边深沟充滿浓雾,人站在这中间的佛光岭上,太阳从西边云缝射出,人的影子被映在大雾屏上,人影周围呈放射状光芒,并有一个七彩光环罩在人影周围,恰如菩萨造像一般。此时你会觉得祥光普照、佛就在你心中。

在此,我想给大家综合介绍一下王莽岭的天象奇观。它的天象奇观有日出、云海、山岚、雾帐、太阳雨、彩虹、雪野、雾凇、冰挂、佛光、晚霞、月夜等,王莽岭可以说是四季皆景,天天有“戏”,千变万化、绚丽多彩。晴天登高远望,一览众山小,天高云淡、日丽风清;小雾细雨中登临,奇峰影影绰绰、林间迷迷蒙蒙,处处都披上一层神密的色彩,给人另一种感觉;冬山雪野、山舞银蛇、雾凇冰挂,玉樹琼枝,满目晶莹剔透、到处星光闪耀,宛如进入童话世界、神仙境地,给人以北国风光、分外妖绕、江山如此多娇之感;若遇云海日出交相辉映、色彩万千、气势磅礴、汹涌澎湃、给人以勃勃生机和广阔胸怀;如果在此度夜,望万里星空,朗朗明月、环顾四围群山,有的象动物默默牺息、有的象披发女郎,仰卧天际,还有那坐在山尖活灵活现的湘子吹箫,似乎那箫声正从山巅飘落下来、悠悠扬扬弥漫在山间、撒落于水面,这时,你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不要去想,只要去感觉那份恬静,那份空灵,那份超然于尘世之外的禅意;还有那跨过大峡谷的彩虹、大雨过后悬崖上挂着的飞练、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太阳雨、雾帐上影现的佛光,那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最值得珍视的景观。所以来王莽岭旅游不是一次性的消费,而是要多次来,要四季来,还要在风雨霜雪的特异天气来。每次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觉、让你身心明觉、回味无穷。

勒马崖

传说这条深涧过去是没有的,两边山体相连。王莽当年骑马到此,烈马忽然前蹄腾空而起,把王莽摔了下来。天响一个咋雷,王莽眼看着山体崩裂,变成了深涧绝壁。有人说这是老天对王莽的警示:应该悬崖勒马了。也有人说是恰好发生地震,巧合了。

石灵芝

在这四面空旷的地方、凭空生出这样一棵硕大的灵芝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王莽岭的灵芝草是有灵性的。传说很久以前,农民以采灵芝到山下百泉药市出卖维持生计,有一个贪心的奸商勾结官府,霸占了这一片山川,带领人来此掠夺采集灵芝,当他们背着大袋大袋的灵芝走到这里时,天己黑了,实在背不动、走不动了。只好把灵芝堆放在这里过夜。谁知一觉醒来,一包包灵芝不见了,从地下长出这棵大大的石灵芝

十二、锡崖沟(15:20-16:20)

    遥望锡崖

现在我们往下看,重峦叠嶂之间,四山阻隔之地,犹如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那就是锡崖沟。

挂壁公路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锡崖沟的“挂壁公路”,这条路仅有7.5公里长,但却是锡崖沟人艰苦奋斗30年才修出来的路。它创造了中国乡村筑路史上的奇迹。

我们看到的山脚下的锡崖沟村,它由十七个自然村组成,200多户人家,800多口人。他们的祖先是古代战乱和灾荒年代逃进山里来的。这里,四山阻隔,上山、下山全是悬崖绝壁。千百年来,他们过着自生自灭的原始人一样的生活,在沟里开荒、种地、植树、放牧、砍柴,俨然是一个“世外桃园”。解放后,他们也向往新生活,但闭塞的生存环境,让他们无法摆脱困境,大批的水果烂掉了,大量的药材沤了粪,烧了火。成群的猪羊赶不出山,人们生了急病,抬到半路就咽了气,山外的姑娘不往里嫁,除了换亲,只有打光棍。1962年,一位县委副书记来这里下乡,骑着马走到崖头找不到下山的路,把马也吓死了。回去以后,给锡崖沟拨了三千元钱,让他们修路。从此,他们开始了艰难而漫长的修路里程。

第一次在悬崖上抠出一条小道,只能胆大的人走,他们试图赶猪出山,结果赶了27条猪走了一里多就摔死了13头。

第二次,他们又换了一个方向修路,修到半途,无法前进,反而引得山上的狼进了村,被称为“狼道”。

第三次修路,他们想凿一个洞钻出去,结果打了一百米,碴也不好出,烟也无法排,交通局技术员说“以你锡崖沟的条件,80年打不通,5代人不受益”,结果这个洞变成了“羊窑”。

三起三落,锡崖沟人二十年的奋斗与探索、是希望与失望的心灵煎熬,是汗水和着心血的挥洒与搏杀.三次筑路的失败,锡崖沟人并没有甘心,更没有死心。改革开放的春风又一次点燃了锡崖沟人走出大山的希望。1982年1月1日,党支部又一次举起了筑路的旗帜。他们请来工程师,制定了“依山就势,顺崖凿洞,天窗排渣,螺施上升”的大胆创新的筑路方案。为了筹集资金,他们捧出了准备娶媳妇的积蓄,献出了当年过门的嫁妆,捐上了备下的棺材,变卖了菲薄的财产。村委会卖掉了集体的树木、牛羊、饲养室、连几间办公室也作了贷款的抵押。他们决心作一次破釜沉舟、决死一战。他们组成了党员攻坚队,青年突击队,光棍决死队,妇女支前队,全村男女老少都扑在了修路上。

为了加快进度,只有在悬崖上开挖工作面。唯一的办法是从悬崖顶吊下大绳,把人悬挂在空中擂锤打钎。共产党员赵全钮,林小宝等十勇士,像红军攻占铁索桥一样,义无反顾地飞身挂在悬崖上整整熬过了五个春秋,硬是用虎口拔牙的办法凿开了一个个洞口。50多岁的宋银其在洞里度过了三个年夜而不下山,许多家庭都是三代人在工地並肩奋战。妇女们月夜推碾、纳鞋、做干粮、补衣服供应前线。在修路进入最困难的时刻,转业军人宋志龙回村了。在当时的锡崖沟,当干部就是当筑路干部,接班就是接修路的班。宋志龙在全村经济穷到极限的情况下,在疲惫不堪的乡亲们面前表了态:“我接班!我修路!”大伙拥戴他当了新一任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又一批敢死队,卷起铺盖,带上锅碗,剃了光头,扎进了工地,直攻地形最险要的“老虎嘴”,一干又是一年多。口渴了,抓一把冷冰冰的积雪;肚饿了,啃一口硬梆梆的干粮;流血了,捂一把土;皮裂了,裹一块布;头发埋住了脖根,胡子长到了喉头。他们只有一个心愿,一定要打通山洞,走出大山。

1990年腊月,60多岁的老支书董怀跃,就在即将完工的一次爆破中,他抢先去排哑炮,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位锡崖沟人心目中最权威的共产党员倒在了血泊中,力图前去拉他的宋双保也献身在飞腾的巨石中。人们本想打通洞过一个高兴年,没想到已经穷到极点,干到极限的人们,雪上加霜,被迫休战。这个腊月,那年春节,全村人没有一丝笑意,家家都传出了哭声,胜利又推迟了一个年头。

1991年6月10日,这条路终于打通了,当第一辆汽车开进锡崖沟时,全村男女老少每个人都掂着一挂鞭炮放,全路上、全村庄、全山沟,到处都响彻着鞭炮声,欢呼声。

锡崖沟筑路的事迹在各大媒体报到了,《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长篇通讯《路》並加“编者按”说:“锡崖沟几十年艰苦奋斗的历史就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奋发图强,排除万难,建设祖国的缩影。”以此为题材拍摄了《路》《走出大山》《沟里人》三部电视片。《沟里人》获得了当年“五个一工程”金奖。当时的省委书记胡富国同志为其题词:“锡崖沟精神万岁!”並以锡崖沟精神推动了太旧高速公路的进程,推动了全省的公路和各项经济建设。

走出大山以后,锡崖沟人眼界宽了,思想更亮了,紧跟改革开放的步伐,开辟多种经营,发展旅游事业,大力兴办教育,已经进入了小康行列,变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锡崖沟大峡谷

我们现在游览的是锡崖沟,锡崖沟本身就是一个大峡谷,周围山峰的高度都在600米以上,峡谷只有300-500米宽。锡崖沟的17个自然村,200多户人家,就坐落在这个大峡谷的沟沟叉叉里。这个大峡谷把锡崖沟变成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峡内山青水秀,奇峰叠起,阡陌纵横,草森林茂,花果飘香,炊烟袅娜,民风淳朴。这个峡谷中的世外桃源景象已经让世人叹为观止。但是,峡谷的中间地带,又有一条宽仅十几米,深达百米以上的又窄又深的红石深涧,而且形成了一个瀑布群。地质学上称其为“障谷”。这条障谷,两壁红色岩石。肌理横竖清晰,沟壁垂直内斜。地质学上把这种峡谷中又套障谷的现象称为“谷中谷”。

从障谷的底部到峡谷的山峰顶部,有800米之差,露出四个不同地质年代形成的地质遗迹。从下往上看,第一层是25亿年前由岩浆喷发流动形成的片麻岩,第二层是18亿年前由海洋沙滩演变而来的硅化角砾岩带,第三层是6亿年前由海底软泥形成的寒武系镘头页岩,第四层是73万年至240万年间由山洪冲积形成的喀斯特地貌。这种地质学上的“四世同堂”,使人们在欣赏美丽风光的同时,观看地壳运动的实物资料,增长地质科普知识。

民俗风情

锡崖沟和昆山,都是天然的民俗村。村上石板房、石板路、石板桥、石板院、石板围墙、石板电杆、石板庙宇、石板墓葬......构成一个石板的世界,村民的生生息息、喜怒哀乐都与石板相依相随,完全是一册“石板文化”。这里村俗民风古朴淳厚,牛耕耧播,水打石磨,纺花织布,开石打柴,桃红柳绿,小桥流水............石板房前常有老妪在纳千层底,石板场上经常凉晒着黄澄澄的粮食、红火火的山楂、绿莹莹的豆角等。如果碰的巧,山道上看吹吹打打的迎亲队伍,骑着毛驴回门的新郎新娘,更是野趣横生。在这里太行山水风光与太行民俗风情溶为一体,相得益彰。由于村庄在山间,与王莽岭上气象迥异,上雾下晴或上晴下雾,山上冰封雪盖,沟里桃梨花开..........如在四、五月份来,则从山上山下可看到两个季节的风光并存。

碑林

锡崖沟碑林是锡崖沟由封闭到开放的转折时期和政治上的鼎盛时期的一个历史见证。1991年,时任山西省委书记的胡富国同志发现了锡崖沟这个艰苦奋斗的典型,並题词“锡崖沟精神万岁!”在他的倡导下,《山西日报》总编带记者团采访,整版篇幅连续报道。省级领导干部先后前来视察;厅部级领导和各地市主要领导、各级交通部门领导都先后带团来参观学习。电视台来拍摄,作家诗人画家摄影家来采风创作。锡崖沟精神振奋和推动了全省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全省第一条高速公路——太旧路的建设。在这个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题词及各种文献资料和文学艺朮作品,如曾获五个一工程奖的电视连续剧《沟里人》等。这个碑林记载的仅仅是题词题诗中的一部分。

王莽岭隧道

我们现在通过的王莽岭隧道长2760米,加上引道共6公里,投资6929万元,由铁道部15工程局施工,工期一年。与挂壁公路形成鲜明对照。它的建成,使王莽岭景区形成环线交通。同时,也成了贯通晋豫的又一条重要通道。

十三、自由活动(16:30-18:30)

十四、用晚餐(自理)(18:30-19:30)

第二天

一、叫早、早餐、集合、出发(06:00-07:00) 

二、沿途讲解(山西八大怪)(07:00-07:40)

三、休息(07;40-09:00)

四、皇城相府概况(09:00-09:30)

    现在我们快到皇城相府了,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皇城相府,它是什么样的一个地方。皇城相府是清代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皇帝的老师延聘长达35年的汉官的讲经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辅佐康熙皇帝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代名相陈廷敬的府邸,分内外两城,始建于500年前的明宣德年间,面积10万平方米,有院落16座,房屋640间,城墙总长780多米,鲜明的凸现了集明清民居、官宦宅邸、宗祠庙院、书院学堂、小型园林、纪念建筑、防御工事为一体的独特的建筑风格,典型的清代北方官宦巨宅。

相府的主人陈廷敬,耳东陈、朝廷的廷、尊敬的敬。5岁入私塾,9岁能赋诗,19岁中举人,20岁中进士,一生荣获28次升迁,在朝为官53年,历任礼部侍郎和吏户刑工斯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都察院左都御史、文渊阁大学士,被当代史学界誉为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和诗人,享年75岁。陈氏家族历代以诗书、耕读传家,明清两代曾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33位家族诗人,还有一位女诗人。在过去封建社会里是少有的,其中有9位进士、6人入翰林,被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

请大家朝车窗左前方看,它是电视《别拿豆包不当干粮》的拍摄地郭峪村。早在唐代建置的郭峪村,自古以来经济繁荣,文风鼎盛,有唐至清,考取功名者达80余人,当地有“金谷十里长,才子出郭峪”的美誉。特别是明清两朝,包括陈廷敬家族在内,这个小村一共产生了15位进士、18位举人,甚至出现过一门四进士的科举官宦人家。360多年前的明崇祯十姓联合,仅用10个月修建了高12米、周长1400米的城墙。城墙上开设东、北、西城门三座,水门一座,开凿有3层600余眼窑洞,居住与防御功能兼而有之,郭峪城墙也被形象地称为“蜂窝城墙”。此后,村民建房、村里进行公共建设,城窑分给村民个人,失去了统一的管理,都拆用城墙砖石,几乎被破坏殆尽。94年,郭峪村对城东门左侧临樊溪的一段城墙洎城上的魁星阁、菩萨阁进行维修,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段200米的紫红色城墙。与不远的皇城相府相比,郭峪具有“城”的特征,是一个不同阶层不同家族共同拥有的家园。城内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至今保留着“老狮院”、“小狮院”“陈氏十二宅”、“王家十三院”等明代民居40院1100间。村民仍像他们的祖先一样继续居住在明代民居中,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过去的生活方式。这种充满生活气息,贴近普通百姓生活状态的人文景观,其实更富有特色。所以郭峪村成为“中国十大古历史文化古村”。

五、皇城相府(09:30-12:00)(景点讲解员)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城东15公里的北留镇皇城村,是一座建于明清两代的古城堡建筑群,总面积36580平方米,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八级、《康熙字典》总裁官、康熙皇帝35年讲经老师陈廷敬的故居。皇城相府是国家4A级旅游区,也是电视剧《康熙王朝》外景拍摄地。

陈廷敬,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20岁中进士,一生28次升迁,直至成为一代名相,被当代史学界誉为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皇城陈氏家族人才辈出,科甲鼎盛,明清两代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为清代中国北方文化大家族。

御书楼

这座古老雄伟的建筑叫御书楼,因藏有康熙御笔而得名,建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康熙四十九年(1710),72岁高龄的陈廷敬曾多次请求告老还乡,均被康熙帝婉言谢绝。当年十一月,他再次因耳疾力请辞官,终于获得恩准。但康熙帝命他原官解任,但仍留京用事,总裁《康熙字典》的编修,并说:“卿是耆旧,可称完人。”陈廷敬辞官后,康熙帝对他更加关怀有加,经常到他寓所探望。次年二月康熙帝再次到他书房巡视,看到陈廷敬不顾体弱多病,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地审编字典时,备受感动,当即御笔亲书“午亭山村”和“春归乔木深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这幅匾联赐予陈廷敬,对他的一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扬,并动情地说:“朕特书此匾联赐卿,自此不与人写字矣。”“午亭”为陈廷敬的晚号。陈廷敬去世后,他的三儿子陈壮履将御书恭摹勒石,建楼珍藏,以示纪念。

中道庄城门

皇城相府的外城叫中道庄,是陈廷敬拜相入阁,升为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之后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修建的。按照内城风格,条石筑基,青砖砌墙,城楼、堞楼、望河亭前后呼应,左右相倚,与内城相接。既可登高远眺,赏心悦目,观览风景,又可居高临下,拱卫拒敌,外城门上镶嵌有两块匾额,上为“天恩世德”,下为“中道庄”。中道庄含意:一是自古以来,在樊水河畔,上有梅庄,下有三槐庄,皇城处于中间地段,故名中道庄;二是说皇城的主人身居官场,恪守的是孔孟之道,故曰“中道庄”。上匾“天恩世德”四字,以示皇天在上,天赐恩德,世代不绝。

功德牌坊

穿过中道庄城门后看到的是这大小两座石牌坊。它是陈氏家族用来旌表族人取得功名和荣誉的功德牌坊。这座大牌坊,始建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四柱三楼,枋额雕龙镌凤,基座瑞兽环拥,气势恢宏,蔚为壮观。牌楼上方 “冢宰”二字是宰相的别称,意为百官之首;“总宪”二字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牌坊最下面一格,“戊戌科赐进士正一品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吏户刑工四部尚书都察院掌院士左都御史陈廷敬”,就是相府主人。他在朝为官53年,先后担任过吏、户、刑、工四部尚书,并入阁拜相,声名显赫。封建社会推崇“父以子贵,妇随夫荣”的伦理道德,因陈廷敬是朝廷中的一品大员,官高位显,他的父辈以上是要加官晋爵的。所以,以上三行是分别封赠给陈廷敬的父亲、祖父、曾祖父的官职。左右分别有“一门衍泽”、“五世承恩”8个大字,意思是说陈氏一门五代都受到了皇帝的恩赐。下边则是陈廷敬兄弟子侄们所取得的功名和官职。牌楼的护柱石由狮子滚绣球的图案组成。小牌坊建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两柱一楼,结构简单,上面记载着从明嘉靖到清顺治年间陈廷敬已经中举,由于受封建等级制度的限制,小牌坊的规模和装饰均不及前者,但在康熙年间的大牌坊未建成之前,仍不失为陈氏家庭的荣耀和标志。

冢宰第

冢宰第门楼高大,威严壮观,在大门上方有“冢宰第”三个大字。在陈廷敬拜相入阁后又在外面的两柱间加上了“大学士第”匾额一块。门前有两墩旗杆石。进入大门,就可以看到当时的过道大厅,至今余韵犹存。它为四柱三门、三间七架的结构。中间的门叫仪门,一般是不开的,左右两边分别是接序行走的过道。“冢宰第”的建筑装饰既仿古、仿旧(东方的),又仿真、写实(西方的),开清代颖细繁密的先河。这些装饰题材,以寓意、比喻的手法寄托着主人的理想和希望,表现了不同层次人们的审美观点。该院落的主建筑,正面为迎客大厅,康熙曾经两次在这儿做客。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为表彰陈廷敬的丰功伟绩,康熙皇帝为陈廷敬题写了“点翰堂”之匾额,这幅匾额被挂在大厅上方以示荣耀。

斗筑居

在内城的城门上方镶嵌着一块不大的石匾,上书“斗筑可居”4个大字,这是陈廷敬的伯父陈昌言手书。内城形似斗状,是陈家为躲避明末流寇的侵扰而修建的。陈昌言将内城比作斗,意为在小小斗室之中有保安求全存身之地。

屯兵洞

我们现在来到了内城墙上,登高远眺,内城最引人注目的,当数三间七层、高百尺的河山楼和屯兵洞等建筑。河山楼东堡墙根一字形排开、依地势用砖石砌筑的五层窑洞层层递升,直至垛口,大小不同,内外相联,上下用甬道相接。内部既通且连,一进三四间,显得古朴厚重。这些窑洞,既省工省料,经久耐用,冬暖夏凉,易于居住;又错落有致,变化多端,立体感强,隐蔽性好,在建筑上颇具匠心。

河山楼

河山楼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是陈氏家族为了抵御乱军侵扰而建造的防御性建筑。该楼长3.4丈、宽2.4丈、高10丈,是相府城内最高的建筑。楼分7 层,有墙内梯道和层间木梯相通,雄浑坚固,可容千人避难于其中。三层以上设有窗户,楼顶建垛口和女墙,便于了望敌情和抛掷乱石,底层深入地下,掘有水井,备有石碾、石磨、灶具等生活设施,并有地道通往城外,以防不测。

内城

自崇祯五年建起河山楼后,陈氏家族凭借坚固的河山楼顽强抗击了数次流寇的袭击,保证了周围千余乡邻的生命不受侵害。但楼内容量毕竟有限,为永保万全,陈家耗巨资,于崇祯六年(1633年)农历七月动工,第二年春天建成。内城全长467米,垛口149个,平均宽度为2米,高度为12.5米,最高处25米,用石7000余方,砖 370多万块.西、北门用铁皮包裹,门上各有楼阁。为防不测,铁门之外设有粗大的木栅栏。城内所有建筑均为明代建筑,每处院落自成体系,各有特点,对研究明代建筑有着重要的历史价什值。

世德居

这座精巧别致的院落叫“世德居”。俗称“世德院”,由陈廷敬曾祖父陈三乐经商时的商号——“世德堂”而得名。世德堂创建于明代正德年间,距今已有400余年,是陈氏家族移居中道庄时的早期建筑。后经多次修复扩建,逐渐形成现在的规模。世德居是陈氏家族繁荣昌盛的发祥地,是陈廷敬的父亲陈昌期居住的地方。第一层东方为陈廷敬的出生地,第二层为藏书楼,第三层为藏版楼。因为陈家家道殷实,读书人多,又历代尊师重教,所以建有刻版印刷厂,印刷各类书籍供子弟们学习,并有自己的藏书楼。站在内城高处可以看出,内城与外城相连,互为依托,交相辉映,浑然一体,进可攻,退可守。内城的建筑多是坐东朝西四合院,典型的晋东南民居特色,外城坐北朝南,明代建筑风格,依山就势,高低错落有致。

陈氏宗祠

陈氏宗祠是祭祀陈氏祖先的祠堂,里面供奉着陈氏先祖的牌位,厢房内挂有陈氏先祖遗像图和陈氏族谱图。祠堂正门两侧悬挂着“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楹联,记载着陈氏在明清两代共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皇城陈氏,原籍河南省彰德府临漳县(彰德府即现在的安阳市,临彰县即现在河北省邯郸市临彰县)。明永乐年间,由于家乡遭受自然灾害,师祖陈靠被迫带领全家老少迁居晋城市泽州县天户里半坡村,明宣德四年(1429)年迁居于此。

皇城相府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宏伟的建筑,还在于它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陈氏家族不仅留下众多的诗文、遗著和传说,而且有作为清朝极盛时期最高统治者康熙皇帝的大量御书、御诗、牌匾、挽诗、一个朝臣宰辅的故地,能遗存这样多的皇帝御笔,历史上是很少见的。皇城相府对于研究明清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哲学、建筑等均有重要价值。这也正是它独具魅力的地方。

六、午餐(自理)(12:00-13:00)

七、返程(13:00-17:30)

1、休息(13:00-15:00)

2、娱乐活动(15:00-16:30)

3、回顾行程、分享感悟(17:00-17:20)

4、欢送词、送团(17:20-17:30)


免责声明: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

为您的创意找到最好的声音

平台累计配音,超40,050,000 分钟

  • 品质保证
    15年专注网络配音行业 500+国内外专业配音员
  • 多种配音
    中文多场景配音 提供小语种配音
  • 公司化运作
    提供正规发票 签订服务合同
  • 双重备案
    工信部公安双重备案 取得文化经营许可证
  • 7*14全天候服务
    公司实现轮流值班 9:00-21:00都有客服
更多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