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案列表 专题片解说词 文化专题片 专题片《汉江》第一集《源远流长》(解说词脚本)下

专题片《汉江》第一集《源远流长》(解说词脚本)下

文案配音员:学明
文化专题片 1307 分享

【采访】

谢洪亮西峡县文物专家

但这种书除了地质工作者看以外,其他人没有见到这个东西。所以啊,当地群众、老百姓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王文超西峡县阳城镇刘营村副主任

以前在七零年左右的时候,我们在那边的那个沟里,他那以前是个水库。挖水库开那个渠,开出来那个混石土,那么当时都不识得,都不知道是什么,哐哐都砸了,都不知道是啥。现在知道是石胆,以前都不知道是啥。有一个老乡就说这里面有神水呀,能治瞎子,瞎子抹了就能抹好了,结果砸了里面还是石头。

樊永庆西峡县阳城镇刘营村村民

那(当时)就是,手上砸了,碰了,流血了,敷到伤口,马上就止血,不流了。

【画面建议】地质队再现

【解说】

到了一九九二年,才有一支成规模的地质队来到这片土地上开始专业发掘。

【采访】

王文超西峡县阳城镇刘营村副主任

发掘的时候就找人来挖,那多呀,那土梯梯上都是的,铲铲就出来了。当时挖出来,四五块钱一个,地质队收走了。在农村也不知道是啥东西。后来一来二去呢,当地也有人挖出来,当地也有人买,往哪儿弄咱也不知道。

【画面建议】各大媒体相关报道的页面恐龙蛋外观、考古过程再现

【解说】

1993年10月21日,随着保护性挖掘工作的开始,上千枚乃至上万枚的恐龙蛋呈现在世人眼前。数百家媒体争先恐后发表了这一重大消息:中国河南省西峡县出土了大量恐龙蛋化石,数量之多、品种之全、保存完好,举世罕见!

这个消息迅速哄抬了“石胆”的身价,村民们意识到,这些石头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恐龙蛋。学者、专家纷至沓来,在这个方圆5公里的荒野之地,一共发现了十余万枚、二十几个种类的恐龙蛋化石。在此之前,全世界范围内发现的恐龙蛋化石总量不超过500枚,汉江流域,轻松的超越了这个记录。

【采访】

樊永庆西峡县阳城镇刘营村村民

那个时候,一个你知道卖多少钱,才三块钱,谁也不知道啥东西,就扔了,沟里倒了很多,倒得多得很,都不知道什么东西,那扔了很多。还是那年南阳地质队发现之后才知道是恐龙蛋。

谢洪亮西峡县文物专家

知道它是恐龙蛋以后,就是外地好多人哪,都来这搞一些买卖。最早,我了解啊,是五角至一块钱一个。后来就是说两块、三块、五块,最后大概就是几十块吧。

【画面建议】

地图动画,整个汉江流域恐龙蛋分布图:西峡县空镜、郧县青龙山和郧西县恐龙蛋化石群发掘地、丹江口市恐龙骨骼发掘地、恐龙动画

【解说】

恐龙蛋化石在当地的埋藏并不仅限于这片“恐龙山”,而是囊括了整个西峡县东西南北共约1000平方公里的范围。紧接着,在湖北省郧县青龙山和郧西县,有更大数量的恐龙蛋化石群重见天日,在丹江口市也同时出土了恐龙骨骼。一时间,世界考古界的目光聚集到了汉江流域。

【采访】

冯庆来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恐龙)它要生活在一种比较温暖,水草比较丰富的地区,所以它当时生活的呢,主要在一些湖边、沼泽地区、水边,你离开了这些就不行了。

【画面提示】

西峡恐龙园内的的游人,恐龙蛋化石原始存在形态接动画展示恐龙在汉江流域的生活场景,最终动画结束在一只独立的恐龙上,这只恐龙逐渐褪去身上的肌肉,变成博物馆中的恐龙骨架,而周围的环境也变为博物馆环境,一只手入画,摸向恐龙骨骼化石。

【解说】

如今,在西峡县发掘恐龙蛋化石群的原址上修建的西峡恐龙园内,我们仍能看到裸露在外的大量恐龙蛋化石,面对如此众多的化石,我们不难想见,在恐龙统治世界长达1亿多年的时间里,汉江流域的这片青山绿水中是怎样的一幅场景。

这是壮观、辉煌的生命奇迹出现的地方,根据人类学家的推断,只要是能够适应大量恐龙繁衍生息的土地就一定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土地。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当6500万年前那次突然的变故让恐龙退出历史舞台之后,这片土地必将开始又一次生命奇迹的孕育。

 

单元三人类始祖

【画面提示】1987年美国《新闻周刊》封面

【解说】

这是1987年,美国《新闻周刊》轰动世界的封面,这个黑皮肤夏娃正把一个苹果递给亚当,文中介绍:“我们共同拥有一个15万年前的非洲祖母,今天所有的人都是那个她的后代。”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画面提示】情景再现郧县人头盖骨发现过程

【解说】

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郧县青曲镇曲远河口弥陀寺村开始了新的一天,谁也没有想到,就是从这一天开始,这个位于汉江边的默默无闻的平凡小山村,将和它所在的湖北郧县一起变得名动四方。

1989年春夏之交,郧阳地区博物馆组织全地区进行文物补查。郧县博物馆王正华、郧西县文管所屈胜民组成的普查小组了解到:这里在70年代发现了当地人俗称“头人骨”的化石,拿到供销社去卖,所以他们把这个小山村作为调查的重点。5月18日当时在村干部是曹宇的带领下,考古队发现了第一件头骨化石。

【采访】

王正华郧县博物馆原馆长郧县人头盖骨发现者

打开以下,我们请曹宇叫来以后我们一敲,敲破了,敲破了以后呢头骨就是刨出很大一块,然后我们轻轻地拿上来,牙就是大于90度,我们就想可能是猿人或者是直立人。这是当时现场发现的情况,发现以后,我们给曹宇说,这个发现我们拿走,剩下的破的留个纪念。

【画面提示】地图标注郧县在汉江的位置。人头盖骨特写、郧县博物馆文化馆档案资料或展品

【解说】

王正华、屈胜民组成的普查小组于发现了第一件头骨化石,1990年由湖北省考古所、郧阳地区博物馆、郧县博物馆联合工作,又发现了第二件头骨化石。两件完好的头骨化石的发现,轰动了世界古人类考古学界。

【采访】

徐世球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馆长

郧县人这两个头盖骨的发现是有重大意义,郧县是直立人,它保存着,这两个头盖骨,虽然后期有点压扁,但它保留了直立人的特点,主要是面部和牙齿的特点。保存的比较的好。他据现在100万年,那里郧县的头盖骨的发现,对于整个完善和充实咱们中国直立人的化石材料,对于整个直立人的早期的进化,还有包括它的演化,身体的结构,身体的体质的形成,应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万全文湖北省博物馆常务副馆长

那么从这两具化石来看呢,他们的脑容量到了1100毫升左右,毫克左右,跟我们现代人的脑容量它相差,相差并不大,我们现在的脑容量是一千四百左右。它到了一千一百多,那么现在它的,应该说它的这个(智力)发达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那么这个从中外学者共同研究来看呢,那么这个首先它是直立人,这个没问题,那么它这个是在距今一百万年左右这样的一个时段来生存。

胡勤十堰市博物馆馆长

郧县人的发现,有他的进步性,它既有直立人的基本特性又有智人的特性,所以他正好是从直立人演化成智人的重要环节。它的脑容量基本上接近现代人,现代人基本上是1500ml左右,郧县人的脑容量是1065ml,略低于北京人,因为北京人还要晚50万年,北京人是1075ml。

【画面建议】《自然》杂志“郧县人”头骨封面;纽约《时代》报、《加州信使报》、香港《明报》、《参考消息》报道“关于人类起源的重大发现”

【解说】

全球著名报刊迅即以醒目的标题报道了这一发现。

1992年,英国皇家《自然》杂志将“郧县人”头骨选为封面。纽约《时代》杂志也在6月4日国际版的报道中指出:“中国的两件头骨,怀疑早期人类源于非洲的证据”。同日的《加州信使报》更是直言:“湖北发现的两颗头颅化石,动摇了人类起源于一源的理论”。

【采访】

徐世球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馆长

2002年法国人和湖北省考古所联合进行了一次发掘,主要是取土样对郧县人生活年代进行测定,他们的测定采用了大量的石器,按照他们的研究,在郧县生存的古人他的时代最少在80万年以上。对现代人的起源的研究是个重要标本。一些现代的学者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郧县的考古发现挑战了非洲人类起源学说。

胡勤十堰市博物馆馆长

在中国最早发现是在上世纪20年代发现的北京猿人,到后来建国后逐步发现很多,但是作为完整的头骨还是比较少,而郧县发掘的这两个完整的头盖骨,把我们古人类的历史又朝前推了。所以人类发展是多元性的。

【画面建议】美国《发现》杂志克里斯·斯特林格照片

【解说】

美国《发现》杂志将郧县人化石列入1992年世界50项重大科学发现成果之一。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人类起源研究室主任克里斯·斯特林格(Chris Stringer)在考察了郧县猿人头骨化石之后对媒体说,“这是在中国大陆至今发现显示直立人进化为较为进步的人种的最完整的标本”,“也许现代人是起源于非洲和中国吧。”

【画面建议】弥陀寺村晨景,郧县人头骨发掘地郧县人面部复原图(中国刑警学院首席教授赵成文)、郧县人生存模拟动画或再现

【解说】

人类起源之初,对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如何保温、如何御敌、如何获取食物?一块物产供应丰富、气侯温和宜人的土地,用它广博的胸怀和无以伦比的耐心,等待着这个值得铭记的时刻。

【采访】

周士本郧县文物局考古主任

汉水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个地区文化的特点很具连续性。在这个地区我们发现100万年前的郧县遗址、发现了白龙洞、黄龙洞、梅铺遗址。这样的话在旧石器时代这个时间在每个时期就可以联系起来。到了考古学文化兴起的时代,从仰韶时期文化一直到新石器晚期,屈家岭、石家河文化,在实际上史前中间没有什么缺憾。在这里我们发现了商代、西周,再此之前没有发现这些遗址,一下子就把夏商周这一块儿给填补起来了。然后到了东周,东周的楚国文化,一直就是这个地方重要的遗址。接下来各个时期,汉、六朝、唐、宋、元、明、清,每个时代在这里都有大量的遗存。这些考古材料非常充分地表明这一地区的文化一直没有断层。

【画面建议】动画还原地球生命的演变过程,与这一小节开头的动画呼应

【解说】

地球生命由猿到人大约走过了将近700万年漫长的时光,距今大约100万年是其中最关键的时刻,而汉水流域在这最关键的时间节点上异军突起。郧县人古人类演变完整链条化石群的发现,彻底改写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历史,使汉江流域成为亚洲当之无愧的人类摇篮之一。郧县“夏娃”,哺育了一个民族,更播下了文明的火种。

 

单元四文明火种

【画面提示】

《黑暗传》表演,突出神秘感,歌词配字幕。

【解说】

歌者所唱的,正是在汉江上游崇山峻岭之中世代相传的长篇史诗《黑暗传》,从盘古开天地一路唱去,歌词中出现的大多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和故事,从女娲伏羲到尧舜禹,每一个都是华夏民族的先祖或英雄,而这些神话人物所活动的地域恰恰就是《黑暗传》流传的汉江流域。

【采访】

张良皋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做法事,(是)他巫所存在的一种文化结晶,到现在为止,巫文化所有的典籍,还没有哪一个的古老性、可信性能够超过《黑暗传》。

【画面】

《黑暗传》表演

【解说】

《黑暗传》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世界形成和人类起源的历程,融汇了混沌、浪荡子、盘古、女娲等历史神话中的人物和事件,而被称为远古文化的“活化石”。

【采访】

刘玉堂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我们的学者在定义的时候,他说《黑暗传》是神话史诗,你不能完全把神话当做历史、当做信史来看。但是神话毕竟可以折射出历史,所以有道理。

【画面】

《黑暗传》表演,歌者唱到伏羲女娲

【解说】

司马迁的《史记》从“五帝本纪”写起,但在广泛流传的神话和传说中,伏羲和女娲在创世纪之时孕育后代、开启农耕文明的故事则流传甚广,至今,人们仍然试图通过各种方法,印证文明肇始的传说。

【画面提示】绿松石交易画面

【解说】

人们正在交易的这种流光溢彩、或蓝或绿的石头叫做绿松石。竹山人意识到,这种色泽艳丽的石头不仅被视为“大海和蓝天的精灵”,它的身上或许还蕴含着来自远古的神秘信息,因此,尽管如今已经它价格不菲,但许多人依然对它趋之若鹜,热忱追捧。

【采访】

邵忠文竹山县女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20年以前呢,还是一麻袋多少钱,价值还是没有体现出来,十年以前呢慢慢的就是说一克多少钱,现在就是高档的东西,几千块钱一克。我们现在出口的最最高档的就是两百美金一克拉。

【画面提示】

【解说】

绿松石是世界上稀有的贵宝石品种之一,远在新石器时期就是人们喜爱的配饰。不过,竹山人更愿意相信,绿松石如此抢手的主要原因,还是源自人们对女娲文化的好奇与向往。

【采访】

邵忠文竹山县女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为什么美国人喜欢中国人的绿松石呢?别人对女娲文化感到非常奇特。

【画面提示】

地图标注竹山县在汉江的位置。女娲像,竹山全景、竹山绿松石交易市场,漂亮的绿松石工艺品,

【解说】

湖北省竹山县境内丛林密布,风光旖旎。传说这里就是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地方。

【采访】

梁中效陕西理工学院教授

女娲和伏羲不一样的,女娲具有南方神的特色。《华阳国志》也记载,在今天的汉水上游,女娲抟土做人。

杨明章竹山县女娲研究会会长竹山县宝丰镇镇长

一个是在民间的口口相传吧,民间故事,包括我们的剪纸艺术啊,民间故事啊,里面都有女娲文化的一些痕迹;站在我们女娲山的山顶上,在我们的东北的方向,有一个山岗,叫九里岗,绵延几十公里,那个地方就是传说女娲抟土造人的地方。

【画面提示】

女娲像,竹山全景、女娲祭祀

【解说】

在竹山县宝丰镇海拔800多米的女娲山上,当地人塑起了一座18米高的女娲塑像,相传这座山就是女娲补天时站立的地方。每年的5月12日,是大祭女娲的日子,县域居民无论工商官民、学生军人都会选派代表,参加祭祀大典。人们都相信,当地盛产的绿松石正是女娲补天剩下的五色石。

【采访】

王素冰竹山县新闻办公室总编辑

神话它是人类童年的记忆。正是由于人类的存在才会产生这样一个向人又像神的人。女娲是一个母系氏族女性的代表。可能是一个能人,一个部落的首领,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邵忠文竹山县女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我们竹山绿松石是女娲炼石补天遗留下来的彩石之说是非常有依据的,你看《康熙字典》可以说用现代说法等于是原来的中央文件,这是几百年以前的,这是有依据的。

【画面建议】

竹山县城内的女娲塑像逐格,山川云海逐格

【解说】

女娲造人毕竟是神话传说中的故事,代表着华夏先民对民族起源的探寻。那么,隐匿于岁月沧桑中的真相又是什么样的呢?华夏文明的真正缔造者又在哪里呢?

【画面提示】

动画,北纬三十度线及其穿过的重要文明

【解说】

有人把北纬三十度线称为地球的脐带,这是因为许多古老的文明正是沿着这条纬线,开始了自己跨越千年的文明历程。

公元前3000年,两河流域出现了十几个城邦,由此进入了早期的国家状态,古巴比伦文明应运而生;尼罗河三角洲一带,也因为土地肥沃,人口密集,成为古代“地中海沿岸的粮仓”,缔造了辉煌的古埃及文明;汉江,正好处在这条黄金文明线之上,中华民族的雏形——炎帝与黄帝的部落就分布在这里。

【采访】

刘玉堂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炎帝的这个传说,可能相对于女娲的传说,他的史的成分就更多一些。我们基本上可以找到相应的一些印证。神农的一些发明,发明农业,在汉水。我们目前在汉水流域发现的水稻,不是最早的,但是非常重要,它是颗粒最大的,就像我们现在说袁隆平的这种杂交稻一样,它产量高。

【画面提示】

地图标注随州在汉江的位置。炎帝神农大典全景、中景神农洞

【解说】

炎帝又被称为神农氏,是一个对中华民族颇多贡献的传奇人物。除了发明农耕技术外,还发明了医术,制定了历法,开创九井相连的水利灌溉技术等。《史记·补三皇本纪》中说,“神农,本起烈山,故称烈山氏,亦曰厉山氏。”烈山就在今天的湖北随州,烈山上这个叫做神农洞的山洞据说就是炎帝出生的地方。

【采访】

王玉德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一千多年前的史料里面说的很清楚,神农炎帝它的发源于就在现在的随州的烈山那个地方,那么他们从事农业,于是族群非常兴旺,以至他后来向周边转移,到河南,到陕西、山西,乃至于山东,然后最后有一次呢,迁到湖南的,到了现在的鄢陵县一带,那么我想这个神农炎帝呢,它最重要是代表了我们农耕文明的伟大符号,它是我们和黄帝一样重要的我们的文化使者。

刘永国随州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神农呢,我们的分析,它应该距今止,八千年到九千年的,这个时候的人物,应该是我们东方文明源头的一个巨人,他干的对中华民族最有影响力的事情,是解决吃的问题,基本的物质问题,他发明了稻作农业。

【画面提示】

众多相关遗址

【解说】

众多的古文化遗址,反映了炎帝部落繁衍生息、发展壮大的历程。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故事,则生动的反映了炎黄子孙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正是这种强大的凝聚力,造就了地球上最大的族群。

【采访】

孟修祥长江大学教授

西方的历史是不断分裂的历史,而我们中国的历史是不断凝聚的历史,你想我们中华民族在春秋时代多少个小国,春秋时代就70多个小国,到战国变成战国七雄,到秦代是秦、汉,大一统,不管怎么变化,外部还是内部战争,中华民族的文化总是起到核心的地位,并且越来越大。从炎黄时代起,形成的一种民族的凝聚力,这个非常了不起。

【画面建议】

动画炎黄大战

【解说】

公元前2700年,活跃在黄河流域的黄帝部落东进,战胜了生活在汉江流域的炎帝部落,两个部落组成的联盟共同灭掉了活跃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蚩尤部落,由此,中原大地上出现了一个新的部落,这就是华夏民族的主体,中华大地上也开始出现了国家雏形。

【画面提示】

炎帝陵,炎帝塑像,炎帝祭祀大典资料

【解说】

数千年前那场席卷了神州大地的部落征伐早已退隐在历史的天幕之中,留给后人的只有代代相传的故事和一个共同的名字——炎黄子孙。每年的农历四月二十六日,无数黑头发黄皮肤的后世子民,都会从五洲四海汇聚到汉江边,祭祀他们共同的祖先。

单元五源头之谜

【画面建议】羌族民俗——上刀山、占卜(摔木牌)、羌族民族舞蹈表演、宁强县羌博园内,羌族风格建筑。

【解说】

这些正在徒手攀上利刃的汉子来自一个历史最为悠久的民族——羌族。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发现的最古老而又成熟的文字便是3000多年前殷商时代的甲骨文——羌。这也是唯一一个关于民族,或氏族部落称号的文字。

【画面建议】地图标注宁强在汉江的位置。祭祀汉江源。

【解说】

陕西省汉中市的宁强县,原名“宁羌”,自古就是羌族聚居地。这个习惯生活于河流上游的民族,世代居住在这里,守护着汉江的源头。

【画面建议】陕西省宁强县嶓冢山、石牛洞、清泉、水滴。

【解说】

循着清澈的溪水逆流而上,在绝壁千仞的悬崖半腰,这个并不十分起眼的山洞口,钟乳石有如困倦的卧牛。石牛之下,一线清泉淙淙流淌,如此细微、如此恬静。正是这点滴积聚力量,冲破千山万壑,奔流出一条宽阔的河床。

【画面建议】蝌蚪文字苏美尔人楔形文字资料

【解说】

或许是因为攀爬不易,这里多年来极少有人造访,然而仔细寻觅,石壁上依稀可见的八个蝌蚪形文字,却无形中透露了这个山洞无与伦比的显赫身世。

六千年前,在壮阔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苏美尔人正是在两河之畔,利用河底的粘土做成泥板,刻上横竖的笔划,晒干、传世,创造了楔形文字,成为文明的遗存。这八个蝌蚪文,是否又是一道文明的密码?

【画面建议】

【解说】

陕西宁强嶓冢山,因汉王刘邦分封为汉王时曾屯兵于此,因而又名——汉王山。根据《禹贡》的记载:“嶓冢导漾,东流为汉”,这里即为大禹治水之地,也是历来公认的汉水文化源头。

【画面提示】

汉江源头碑,玉带河空镜

【解说】

所谓有容乃大。汉江虽然是我们最早认识的一条生命之水,可是,千百年来,关于它的源头之争却从未停息。就在距离宁强县城13公里的川陕交界的山谷中,有另一条清澈的溪流蜿蜒流淌,它的名字叫玉带河。瀑布边的崖壁上有一块碑身上赫然镌刻着“汉江源”三个大字。那么,究竟哪里才是汉江的源头呢?

【采访】

孙启祥汉中市档案局局长

80年代以后,武汉的一些学者,他们专门对汉水源头进行了实地考察,汉中地方一些学者也有研究,他主要认为现在的玉带河的就是源头,根源水量更大、流域更远。所以在80年代以后,就认定今天玉带河的上流,是汉水的源头。

【画面提示】

宁强县全景,县城中穿城而过的汉江,四周的高山,峡谷中的汉江,平原中的汉江,汉口龙王庙汉江入江处,动画制作汉江流域图

【解说】

事实上,还有很多人认为汉江应该是一条多源的江河,无论是玉带河还是漾水,当它们从深山中汇集了涓涓细流并流过了被称为“汉江第一城”的宁强之后,便开始了它以汉江的身份所展开的千里流淌。从此这里起步,汉江由西北流向东南,穿过秦岭南麓的高山峡谷,流经南襄盆地的起伏回环,滋润着江汉平原的千里沃野。

北岸的秦岭,南岸的大巴山,两组著名山系上无数条小溪共同汇聚入江。有人说:如果把汉江比作一条大动脉的话,秦岭和大巴山上的数万条小溪就是毛细血管,它们是秦岭和大巴山的精灵。秦岭孕育了黄帝,而大巴山则抚育了炎帝,从这一点来说,正是汉江孕育了汉民族,发祥了汉文化。

单元六汉江之名

【画面提示】

汉中,古汉台门口,各种“汉”字背景下,休闲的老人和牙牙学语的孩子

【解说】

位于汉中市中心的古汉台前熙熙攘攘,咿呀学语的孩子们在这里说出第一句汉话、认下第一个汉字,这副极具象征意味的画面,在汉中人看来,却是再平常不过。

【画面提示】汉中,古汉台门口,蹲在地上玩土的孩子+汉中系列遗迹

【解说】

宋代诗人张少愚一生中最有名的诗句:“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描写的便是这座被后人尊称为古汉台的古老建筑,这就是刘邦当年在汉中时的行宫遗址——汉台。公元前206年,从咸阳进入汉中的刘邦内心充满了愤怒和不满。

就在两年之前,48岁的刘邦在家乡举起了反秦的大旗,一路走来声望日盛,最终兵临咸阳城下,从秦王子婴手中接过传国玉玺,亲手结束了秦朝的统治。但是,随后而来的项羽并没有按照事先的约定立刘邦为“关中王”,而是改封为“汉中王”,一字之差,领地也从肥沃的关中平原变成了四面环山、交通极不便利的汉中盆地。

【采访】

梁中效陕西理工学院教授

秦地虽然是八百里秦川,但是要统一天下单靠八百里秦川是不够的,必须拿下八百里秦川身边两个大粮仓:一个大粮仓汉中,第二个大粮仓四川盆地。

张昌文汉中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项羽)把刘邦分封到这个偏僻的地方,想借着大山之隔,削弱他的实力。所以在走的时候,张良有个策略,让刘邦烧毁栈道。这烧毁栈道就达到麻痹项羽的目的。

【画面提示】

汉中市全景,洗马池,汉台

【解说】

萧何是刘邦身边最得力的谋士之一,为了劝说刘邦暂避项羽的锋芒,他一语双关的劝道:“汉水上应天汉。汉中,据有形胜,进可攻退可守,秦以之有天下。”正是萧何的劝说,才最终成就了刘邦的霸业。在驻扎汉中四个月之后,刘邦便筑坛拜将,进而定鼎中原。

【采访】

梁中效陕西理工学院教授

汉中这一个地方,山环水抱,相对来说是比较封闭的。但是在这一个封闭的地方刘邦在汉中的时候,他采取了一个进取的态度,干了几件大事,最出名的“筑坛拜将”,韩信只有24岁。因此被拜为大将之后,年轻的韩信就给刘邦分析了这个汉中,特别是刘邦和项羽之间的各自的利弊,刘邦就采纳了韩信的建议。这样就导演出民间的一个说法“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很快就控制了关中。

【画面提示】

再现刘邦登基

【解说】

刘邦以此为基地,开始了和项羽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最终在垓下逼得项羽自刎乌江。公园前202年,刘邦登基,为了纪念自己的发迹之地,感谢汉中这块龙兴之地,刘邦把国号定为“汉”。

【采访】

梁中效陕西理工学院教授

所以刘邦对汉中的利用还是很大程度上继承了秦朝的文化遗产。那么这是中国历史上以西部来发端,或者说是从四川、汉中调头北上,然后统一全国,这刘邦开创一个新的发展模式。

【画面提示】

南阳市景,刘秀故里

【解说】

在刘邦建立的西汉统治中国214年之后,王莽篡位,但仅仅过了15年,同样是来自汉江流域的另一位皇帝便结束了王莽带来的混乱,建立了一个新的政权,这个皇帝就是出生在南阳的刘秀,而他所建立的政权依然沿用了“汉”为国号,史称东汉。

【采访】

张兼维张仲景博物馆副馆长

刘秀这个皇帝,我认为也是中国最伟大的皇帝之一。当时刘邦创了天下以后,到了东汉,在刘秀这个时代,我们可以看啊,中华文化真正成熟。

【画面提示】

南阳市景,刘秀故里

【解说】

东汉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其195年的历史当中,发生了许多影响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打通丝绸之路、发明造纸术、佛教传入中国、道教创立……这一个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千百年来深远的影响了中国甚至世界。

【画面提示】

动画,汉朝疆域图

【解说】

从汉江流域崛起的两汉政权,成为历史上唯一可以与后来的大唐王朝并驾齐驱的帝国。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化由先秦华夏多元文化向汉民族统一文化过渡并定形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一时期华夏文化这一概念逐渐被汉文化所替代,而汉人、汉语、汉族、汉家、汉文、汉诗、汉学等称谓,也随着汉朝的强盛而名播四方并沿用至今。

结尾

【画面提示】

石门石刻,石门颂:“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于午,出散入秦。建定帝位,以汉氏焉”

【解说】

就在古汉台的这间展馆里静静地陈列着十三方巨大的石刻作品,1970年修建石门水库之前,它们已经在石门隧道和两边的崖壁上静静地坚守了一千多年。它们存身的石门是著名的褒斜栈道的一段,于东汉永平六年即公元66年建成,在栈道之下就是奔流不息的汉江支流褒河。往来于这条交通大动脉的文人墨客们,或被眼前的醉人美景所打动,或感慨于褒斜栈道的造化之功,在两边的崖壁上留下了这些摩崖石刻。

存放于此的这十三方石刻被称为“石门十三品”,代表着汉隶的最高成就,是中国的书法至宝。

这就是石门十三品中著名的《石门颂》,也叫《汉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在石门颂中有这样一段文字“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于午,出散入秦。建定帝位,以汉氏焉”

把这24个字翻译成白话文,它的意思就是:昔日汉高祖刘邦接受项羽之封.由汉中起家,经过子午道和出散关进入秦地,建立和奠定了称帝的基础。汉朝的名称,也由此确定下来。

这个“汉”字,道出了一条大江的身世秘密;这个“汉”字,又是一把文明的尺子,丈量出了汉江文明的伟大历程;这个“汉”字,随着汉江的流泻,跨越千年,成为一种文字、一门语言、一个民族和一种永不磨灭的精神标志;这个“汉”字,就这样深深的烙印为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


免责声明: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

为您的创意找到最好的声音

平台累计配音,超40,050,000 分钟

  • 品质保证
    15年专注网络配音行业 500+国内外专业配音员
  • 多种配音
    中文多场景配音 提供小语种配音
  • 公司化运作
    提供正规发票 签订服务合同
  • 双重备案
    工信部公安双重备案 取得文化经营许可证
  • 7*14全天候服务
    公司实现轮流值班 9:00-21:00都有客服
更多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