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案列表 多媒体课件 景区导游解说词 于都导游词文案

于都导游词文案

文案配音员:烨伟
景区导游解说词 666 分享

各位团友,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长征集结地、出发地于都。在我给大家介绍于都之前,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从您现在所到的于都,到陕西吴起,应该怎么前往?您如果打开手机导航,导航会显示,可驾车走高速,也可到附近的赣州乘火车或飞机。可当选择步行时,导航会闪出这么一句话:步行路程过长,建议采用其他出行方式。然而,85年前的秋夜,却有一支8.6万余人的队伍,硬是凭着双脚,从于都出发,辗转万里,历尽种种艰难险阻,打破敌军重重的围追堵截,最终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从而完成了一次“无与伦比的史诗般远征”。虽然,到达目的地时,这支队伍最后仅剩7000余人,却用生命绘就了改变中国前途命运的壮阔画卷,这便是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我们于都,作为中央主力红军的长征集结地、出发地,由此被誉为“中华民族伟大长征精神”的起源地。

于都县地处江西省最大的地级市赣州的东部,面积2893平方公里,总人口112万,是江西省、赣州市的人口大县,是赣州唯一一个人口超百万的县。于都建县于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因县城西北有雩山而得名雩都,这个雩字,是“雨”字头,下面一个“亏”,《辞海》和《字典》对“雩”字的解释是古代求雨的祭祀,而雩山就是以求雨祭祀活动之地而著称。于都是江西最早建县的十八个县和赣南最早建县的三个县之一(赣县、雩都、南野),现在赣州的宁都、安远、瑞金、会昌、寻乌、石城等县都是后来从于都划出去建县的,故于都有“六县之母”之称。1957年6月1日因“雩”字生僻改“雩都”为“于都”。古时于都曾为赣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军事要地,有“闽、粤、湘三省往来冲”之称。于都历史悠久,人文璀璨。周敦颐、岳飞、文天祥等历史名人都与于都有不解之缘,并在于都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 

于都是全国著名的“唢呐艺术之乡”“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全国文化先进县”,“于都唢呐公婆吹”“于都古文”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于都还是红色故土,在土地革命战争屮,于都诞生了赣南第一块红色根据地---于都桥头根据地,诞生了赣南第一支工农武装---赣南工农革命军第十五纵队和江西红军独立第四团。1929年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和彭德怀率领红五军从井冈山来到赣南后,曾得到桥头根据地军民的大力支持、帮助。陈毅后来称赞于都是“赣南当时最红的地方”和“群众斗争的代表”。苏区时期,在于都县境内设立过于都、胜利、登贤、瑞西、于西等县,1934年7月成立的中共赣南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和赣南军区机关也设在于都县城。全县先后有67709人参加红军,占全县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多,于都为革命牺牲的有姓名可考的烈士达16336人,其中牺牲在长征路上的烈士达1.1万人。于都还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粮仓”,苏区中央政府在于都铁山垅建立的“中华钨砂公司”,是党创建的第一个大型国有企业。

于都县也是中央苏区时期中共赣南省委,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中央苏区最后一块根据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起源地、长征精神的发源地、中央苏区全红县之一和苏区精神的形成地之一,诞生了16位共和国将军。

1934年10月17日至20日傍晚,8.6万名红军将士,就是在这里从8个渡口,渡过了600多米宽的于都河,踏上了二万五千里的漫漫征程。有专家著文说于都作为红军主力的集结地成为中央红军长征总的、最后的出发地,同时瑞金、兴国、石城、会昌、长汀、宁化等地则是中央机关及红军各有关部队的长征出发地,这是近年来长征出发地研究得出的共识。

那么为什么会选择于都作为长征的出发地呢?我们把时间调回到1933年。1933年9月,国民党纠集100万兵力,200架飞机,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当时的中央实际负责人博古、和共产国际驻中国的军事顾问李德在战争一开始,就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实行“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错误方针,全线出击,使中央红军逐渐陷入被动局面。到了1934年4月至5月,中央根据地的北大门广昌县、南大门会昌县筠门岭及福建建宁县等先后失守,中央根据地南北门户大开。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开始考虑以跳出敌军的包围圈为目的的战略转移,博古等人向共产国际报告了战略转移计划,在得到共产国际的明确答复后,博古、李德、周恩来成立了“三人团”,准备在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从中央苏区西南方向突破国民党粤军(我军与粤军陈济棠举行过秘密谈判,达成“停战借道”协议,同意我军如果经过粤军防区,不会有大的战事发生)的封锁线。

当时,中革军委决定中央红军突围转移到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东线,敌东路军威逼中央根据地的东方门户福建长汀;北线,敌北路军集中兵力加紧“围剿”,逐渐推进至兴国、宁都、石城一线,瑞金已成为敌重点监视地域,红军主力根本无法在这些县份集结;南线,我军与粤军陈济棠举行秘密谈判,达成“停战借道”协议;西线,有大山和隘口阻隔,不利于大部队行动。于是,中革军委将突破点选择在信丰、安远之间敌人设置的第一道封锁线上,于都进入了决策视野。中共中央、中革军委选择于都,是经过了长时间充分考虑的,是一次有准备的慎重选择。

因为于都境内多为丘陵地带,既隐蔽、又开阔,山水相连、民风淳朴,有利于大部队行动、宿营、隐蔽、休整。当时战火尚未烧到于都,中央红军集结于都相对安全。于都地处中央苏区西南角,是中央苏区的中心腹地,在地理位置上处于相对中心位置,距瑞金、兴国均为88公里,距宁都99公里。当时,红军主力大都在兴国、宁都、石城、长汀一带作战,于都是前线部队快速撤离、集结的理想地域。

另外,于都是中央苏区赣南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和赣南军区所在地,是中央苏区的全红县、大后方,政治、物质条件都很好。从政治条件看,于都人民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为革命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红军在于都集结,能满足保密等政治需要。从物质条件看,于都稻米充足,同时于都人口众多,可从人力、物力方面给中央红军以足够的补充。

还有,于都县城距离信丰、安远间的敌第一道封锁线较近,抄小路仅9O公里。从于都出发,部队可以快速到达预定地点,乘敌不备突破敌在信丰、安远间设置的第一道封锁线,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向西转移。

结合所有的有利条件,于都最终成为长征的集结地、出发地。

从1934年10月7日起,中革军委先后下达命令,要中央红军主力一、三、五、八、九军团陆续移交防务,秘密、隐蔽撤离战场,与中央第一野战纵队(又称“红星”纵队)、第二野战纵队(又称“红章”纵队)一起到于都集结。

10月中旬,中革军委颁布命令,将中央党政军机关编成中央第一、第二野战纵队。10日傍晚,第一野战纵队分别从瑞金梅坑、田心圩、九堡和会昌的石门圩出发,向于都境内开进;第二野战纵队先从瑞金九堡、云石山出发,向于都境内开进。13日,两个纵队先后到达于都的岭背、禾溪埠、古田一带集结休整。在此前后,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主力一、三、五、八、九军团先后秘密向于都集结。

于都集结期间,中革军委在于都县贡江镇窑塘村朱屋召开军委扩大会议。当时,会议对主力红军突围转移,各军团的调动,集结时的具体工作作出了严密的部署。为了保守军事秘密,封锁消息,中革军委还对军委直属纵队和各军团分别授予代号,向各部队发布一系列指令,并将各补充团正式拨给各军团。

集结期间,在于都境内休整的中央党政主要领导人有:博古、张闻天、周恩来、毛泽东、朱德、陈云、刘少奇、王稼祥、李维汉、刘伯承、叶剑英、邓小平、凯丰等。10月16日,红军各部队在于都河(又叫贡水、贡河、雩都河)以北地区集结完毕。部队集结于都期间,各军团进行了兵员、武器弹药、粮款的补充。8.6万红军主力在一个县内集结,时间跨度超过10天,直到顺利跨过长征第一渡,国民党仍然对此一无所知,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中央红军各部在于都的集结,为迈出万里长征第一步打好了基础。

中央红军在赣南苏区准备突围转移和进行集结休整期间,我们赣南苏区人民倾其所有,无私奉献,倾力支援和掩护红军突围转移。尤其,34万于都人民为中央红军长征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时,于都河河宽600多米,正处于枯水期,平均水深为1到3米。所以,红军从于都的8个渡口出发时,有5个渡口是搭设浮桥。根据最新的研究,红军渡河的意图,其实也为敌人所知晓。他们料定红军会从西南方向突围,于是在沿途布下了重重封锁线。为了监控红军的动向,敌人的飞机也时常在于都上空盘旋。为使渡河行动不被敌军发现,所有行动只能在夜间秘密进行。为了保证红军顺利渡河,于都人民大力支援红军,调集了800多条大小船只,有的用作架设浮桥,有的用作摆渡,红军在60里长河段架起了5座横跨水面的浮桥,为避免敌机侦察暴露目标,架设浮桥都在黄昏五点后进行。在红军渡河的四天时间里,每到傍晚,有组织的群众纷纷涌向架桥工地,有的打火把,有的送水送饭,还有的直接参加架桥。红军渡河后,还要在第二天早晨六点前把浮桥拆除,黄昏五点后又要重新架桥。为了不留痕迹,红军夜间渡河时,每个连队只配发4个火把,早上还要把河滩上的脚印清除掉。据统计在于都县架桥点共架设了浮桥15次,这样既保证了红军渡河,又隐蔽了红军的战略转移意图。

为了搭建浮桥,沿岸群众和县城居民几乎将家中所有的门板、木料等一切可用器材都捐献了出来。在我们这还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一位赵姓老表听说红军架设浮桥需要木料,就要拆瓜棚,当时南瓜还未完全成熟,红军材料征集组的同志劝阻他说:“瓜还没有熟,瓜棚不能拆!”他一听,“啪”地一下就把瓜藤扯断了,并主动把搭瓜棚用的木料扛到了于都河边,还特地为红军煮了一担南瓜汤。甚至有一位曾姓老大爷将自己准备用来做棺材的“寿木”也拿来了,红军战士过意不去,执意不收,老大爷发了火,嚷道:“你们是不是嫌我的木材不够好?”

1934年10月16日,正在于都河鲤鱼潭河段撒网捕鱼的李声仁几人被红军招呼到岸边,并被告知说:“我们有大批队伍要在晚上渡过河去打国民党反动派,想请你们帮忙渡河。”当听说是自己的队伍要渡过河去打“白狗子”,李声仁心里高兴极了,二话没说,当即答应下来。下午5时,李声仁和父兄等人就把十几条渔船撑到鲤鱼潭河段的北岸(也就是当年中央红军长征渡河出发的8个渡口之一,位于于都县罗坳镇的石尾渡口)。6时左右,红军分批依次登上了他们的渔船。李声仁和妻子同撑一条大渔船。他在船头撑,妻子在船尾撑。当时的于都河有600余米宽,且河水湍急,波涛汹涌,最深处有20多米。同时又在晚上,必须全神贯注,奋力撑船,稍不注意就会翻船。当他们把这支红军队伍全部送过河时,已是凌晨4时了。

第3天,又有一批红军队伍要渡河,李声仁和父兄等人从晚上7时开始,将一船又一船的红军官兵送过河去。当时,由于情况十分紧急,他们一直没有休息,直到早晨5时才把红军全部送完。虽然这时他们个个累得骨头像散了架似的,但他们心里却充满了自豪与喜悦。当时,他们也不知道渡送的是哪支红军队伍,后来才知道是红军中赫赫有名的左翼后卫红5军团第13师。红军渡河不久,国民党反动派就占领了于都,并开始疯狂地搜捕李声仁等送红军过河的船工。为了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他们只好远走他乡,常年隐姓埋名漂泊在江西泰和县、万安县、赣江十八滩一带。

为掩护中央红军主力在于都集结休整和安全突围,根据中革军委的统一部署,于都县积极组织武装配合红军,在34万于都人民的紧密配合下,牵制和阻击敌人,封锁消息,为中央红军集结转移提供安全保障,8.6万人的中央红军渡河时敌人竟毫无察觉,直到突破第一道封锁线后,敌人才知道红军已经向西南突围。这段历史被后世誉为“30万人共守一个天大的秘密”。

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红军经过一年的浴血奋战,伤亡严重,亟需补充兵员,于都人民积极支持,全县各乡都设置了“拥护红军委员”,积极动员子弟参加红军。中央红军在于都休整结集时,于都县委遵照中革军委的命令,将刚加入红军的9700名战士,编为8个补充团,补充到主力军团。红军8.6万人中,中央机关有1万多人,在7万多名红军战士中,于都籍战士占到了十分之一。

热情好客的于都人民对集结在境内的红军子弟兵,格外亲热,如同家人。当时任红一军团二师四团政治委员的杨成武在《别了,于都河》一文中,这样写道:“这里的乡亲们没有把我们当外人,甚至待我们胜过亲人……他们宁可自己一家挤在一间小屋子里,也要腾了宽敞的屋子让我们住。他们帮我们补衣裳、教我们打草鞋,像逢年过节迎亲人一样,给我们捧来香喷喷的红薯、红米饭和可口的菜肴。大娘、表嫂还跑来抢着洗衣服、烧开水,乡苏维埃的同志还捧来铺草……我们在这里住下后,一起劳动、一起生活、一起战斗,结下了更深厚的情谊,真可以说是同生死、共患难了……”

红军主力军在于都境内集结,吃饭是一件头等重要的大事,将近9万人的大部队,一天就吃掉上千担稻谷的米。集结期间,于都人民贡献粮食90万担、银元81.9万块。同时,每天要把上千担稻谷加工成米,也是一项繁重的劳动。为了保证稻米的供应,于都每个乡、每个村、每个屋场甚至每户人家都动员起来了。由老人、妇女、儿童组成一支一条龙的队伍,把征集的稻谷,从每家每户挑到一座祠堂,集中几座砻、几个碓,日夜不停地砻米、舂米、筛米。

在中央红军集结于都期间,于都人民为中央红军编制了大量草鞋。于都妇女和老人,在推砻、筛米的空隙里,为红军赶做一双双结实的草鞋。在那一段时间里,很多村坊、屋场直至夜深人静,还此起彼伏地传来木槌在大石头上捶打稻草的响声。

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红军将士伤亡极大,当时安置在于都境内的伤病员约6000名。于都县的党政组织将安置6000多名伤病员任务落实到户,禾丰区各家各户都安置了1至2名伤病员,最多的一户安置了7名伤病员。伤员到户,群众待如亲人:一方面精心照料,哪怕自己的家人吃糠咽菜,也要把有限的主粮让给伤病员吃;另一方面又拜能者为师,结伴上山采回草药,为伤病员医治伤病。当时,红军留下的一批家属,也由于都人民负责安排或转移,为了保护她们,不少群众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中央红军突围转移,按照“三人团”的部署,采取的是“搬家”的方式。所以在于都的青壮年男丁几乎都参加红军的情况下,还要组织一支庞大的运输队伍,随同红军主力一齐行动,任务的艰巨程度,是不难想象的。尽管如此,于都人民还是积极响应政府征集民夫的号召,组织了不下1万人的队伍参加运输队、担架队。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红军突破第二道封锁线后,奉命返回家乡;一部分参加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比如抬当时中央红军仅有的一台发报机的谢宝金、段九长,挑弹药的谢紧锦,担架队长曾传辉等。但是绝大部分民夫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永远留在了长征路上。

1934年10月17日至20日傍晚,中央第一野战纵队、第二野战纵队与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共8.6万中央红军将士,从东门等8个渡口,渡过600多米宽的于都河,踏上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据史料记载,渡河时,中央红军是按照中央第一野战纵队、第二野战纵队居中,红一、红九军团为左翼前锋、后卫,红三、红八军团为右翼前锋、后卫,红五军团为总后卫的队形出发的。在中央红军出发地纪念园江边,有一个长征渡口,当年毛泽东就是从这里过河的。1934年10月17日傍晚至18日拂晓,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随同中央第一野战纵队,从于都孟口至古龙嘴浮桥渡过于都河,经于都的黎村、上坪、畚岭等地,于20日到达安远合头;中央第二野战纵队于18日晚至19日拂晓,从于都花桥至洛口塘过河。在此前后,中央红军主力一、三、五、八、九军团先后过河。21日晚,前锋突破敌封锁线,中央第一、第二野战纵队离开中央苏区,随军西进。1O月21日至22日晨,中央第一、第二野战纵队和中央红军主力8.6万人全部突破第一道封锁线,离开中央苏区继续西进。

中央红军主力部队长征后,四面的敌人来到于都进行报复,于都人民吃尽了苦头。于都县被国民党残杀的共产党员、革命干部和人民群众达3000余人,烧毁房屋5千多栋。然而英勇的于都人民并没有被凶残的敌人所吓倒,继续坚持游击斗争,有效地牵制和打击了敌人。1935年3月,留守苏区的部队从于都县利村乡的上坪分九路向外突围,开展游击战争,所以于都又被誉为南方三年游击战的起源地。

细心的游客朋友们可能已经发现了,于都县城有很多与长征有关的名字,不错,这也是我们于都的一大特色。由于于都是红军的长征出发地,所以于都也和长征有了不解之缘。于都的很多宾馆、大道、大桥、医院和学校等地方和单位的命名都与长征有关,比如大家已经见过的长征第一渡、长征宾馆、长征大桥,还有长征大桥上游的是渡江大桥,下游的是红军大桥,此外还有长征医院、长征小学、长征中学、长征公园、长征大道、红旗大道、红旗小学、红军大道、解放路等等…… 

  好了,马上就要到达我们第一站参观景点,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请大家做好下车的准备。

免责声明: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

为您的创意找到最好的声音

平台累计配音,超40,050,000 分钟

  • 品质保证
    15年专注网络配音行业 500+国内外专业配音员
  • 多种配音
    中文多场景配音 提供小语种配音
  • 公司化运作
    提供正规发票 签订服务合同
  • 双重备案
    工信部公安双重备案 取得文化经营许可证
  • 7*14全天候服务
    公司实现轮流值班 9:00-21:00都有客服
更多
My title page contents